日期:2025-06-22 03:19:33
一 、国民党蓄谋扩大东北内战国荣配资
国民党军对关内外解放区的进攻受挫后,深感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 攻和抢占全东北的准备尚不充分;同时,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逐 渐为全国人民所认识,反对内战要求和平、民主的人民运动在国民党统 治区掀起。这样,使坚持内战政策的国民党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。
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不但遭到中国人民的反对,而且受到美国 国内舆论的谴责。美国决策者看到国民党“绝对没有能力用军事手段镇 压共产党',因此决定部分地改变对华政策,用政治手段诱使中国共产 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,帮助蒋介石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。为达此目 的,1945年12月15日,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,声称赞成 中国“召开全国主要政党代表的国民会议,以谋早日解决目前的内争—— 以促成中国之统一”。同日,派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作为总统特使来华,“调处”国共争端。苏、美、英三国外交部长莫斯科会议,重申'不干涉 中国内部事务之政策”,希望在蒋介石国民政府领导下“实现中国的团结 与民主化”。
在上述国内国际形势下,蒋介石被迫同意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停战谈 判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。
中共中央认为,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改变,“对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 主的当前斗争是有利的”。为继续争取实现《双十协定》所达成的和平建 国的协议,决定接受马歇尔的“调处”。
12月16日,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抵达重庆,参加政协 会议。经协商,国共双方代表于1946年1月5日初步达成停止国内军事 冲突协议。1月7日,由国民党政府代表张群、共产党代表周恩来、美国 总统特使马歇尔组成军事三人小组,协商解决军事冲突及有关问题。10日, 国共代表正式签订《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定》。同日,双方各自下 达命令,从13日午夜起停止一切战斗行动。
停战本应包括东北地区,因为'自从苏军进入东北,消灭敌伪以后, 东北领土主权,复归我国”。国共两党、两军在东北的斗争,完全是中国 国内斗争。然而,国民党顽固坚持“东北九省在主权的接收没有完成以前, 没有什么内政问题可言”,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东北 的合法地位,不承认东北各县民主自治政权,拒绝与中国共产党谈判东 北问题。抓住停战命令中附加的“对国民政府军队,为恢复中国主权而 开入东北九省或东北九省境内调动并不影响”这一条,加紧向东北增调 军队,抢占战略要点,阴谋扩大东北内战,达到以武力独占东北的目的。
在停战令下达前,国民党当局以第13军进占热河之北票、朝阳、凌源、 建平等地;以第52军占领沟帮子、盘山、营口等地。1月13日,东北人 民自治军第2纵队奉命对抢占营口的国民党军进行反击,全歼第52军第25师第73团1个加强营及该团的留守人员共1759人,并收复了营口市。 停战令生效后,国民党当局在美国支持下先后将国民党军“五大主力” 中的两支主力新1军、新6军及第71军、第94军第5师、第60军调入 东北,使国民党在东北的部队达到6个军21个师,另有特务团、重迫炮 第11团、工兵第10、第12团、通信兵第6团、战车第7营、通信兵独 立第11营、突击纵队、交警总队及在东北装备的3个保安总队、1个独 立支队、6个保安支队、4个骑兵团、3个独立营等部。至2月底,国民 党军在东北的总兵力由1月份的13.4万人增至28.5万人。
二、中共中央关于打破国民党武力解决东北计划的指示
对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、扩大东北内战的行为,中国共产党进行了 针锋相对的斗争,一方面采取和平合作方针国荣配资,争取把停战范围扩大到东北, 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东北纷争,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应付国民党军大举进攻 的准备。
1946年1月15日,中共中央电示东北局:“国民党现仍拒绝与我谈 判东北问题,不承认我在东北之任何地位,他对东北我军仍未放弃武力 解决方针,因此国民党军进入东北后,要向我们进攻是不可避免的。”要 求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在国民党军“进入东北向我进攻时坚决击破其 进攻'。该电强调指出:“必须我在东北能击败顽军之进攻,使其武力解决 东北问题之计划失败,他们才会承认我在东北之地位并和我们谈判问题。”
1月26日,中共中央又致电东北局并林彪、黄克诚,指出:“我党目 前对东北的方针,应该是力求和平解决,力求国民党承认我党在东北一 定合法地位的条件下与国民党合作,实行民主改革,和平建设东北,在 目前国际国内形势下,只有这个方针才是正确的,行得通的。因此,企 图独占东北,拒绝与国民党合作的思想,是不正确的,行不通的,必须 在党内加以肃清。”“由于蒋介石现在还不愿承认我在东北的地位,不愿 和平解决并不愿实行民主改革,因此我们在东北要实行和平解决与民主 合作的方针,还有严重困难,还必须经过严重的甚至流血的斗争,才能达到目的。”为此,必须努力做到:在政治上“采取一个完全坚定公开明 白的和平合作方针,动员全党全军及东北人民为东北和平民主而斗争'; 在军事上'力求巩固自己,建立巩固的根据地,打下长期坚持的基础, 在完全自卫的条件下力求打一二个大胜仗',如此,'我们必能打破蒋之 内战方针,争取东北和平的实现与我在东北的地位'。
1月27日,中共中央就彭真26日关于对进攻之顽军,拟坚决采取自 卫之手段的电报,复电东北局:“同意彭意见,在沈阳以南我军留驻长春 路沿线,不自动撤退,作为与国民党谈判条件,如国民党不与我谈判即 向我军进攻,在友方不坚决反对,在我完全防御的有理条件下(在退避 三舍之后)给进攻之顽以坚决、彻底歼灭之打击。”
2月1日,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《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》,提出: “练兵、减租与生产是目前解放区三件中心工作。”
2月5日,中共中央在给彭真、林彪、黄克诚等电报中指出,现在 各方已知我要和平解决东北问题而国民党则仍想武力解决,“你们如不能 在东北打一个好胜仗,以后你们在东北的政治地位就要低得多,因此你 们必须立即准备好一切,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,不怕以最大牺牲求得这 一作战的胜利'。
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,东北局及东总一面争取时间整训部队,防 止和纠正停战令颁布后党内军内滋长的和平麻痹思想,做好各项战备工 作;一面加紧发动群众、剿灭土匪、摧毁敌伪政权、反奸清算、减租减息、 扩大军队、创建根据地,准备长期战争。
三、歼击沿北宁路进攻的国民党军。秀水河子歼灭战
1946年2月上旬,国民党军集中第52军、新6军、第13军共6个 师的兵力,分三路沿北宁路向沈阳方向进犯,企图驱逐东北民主联军, 维护铁路运输,为其后续部队开进东北和进占沈阳创造条件。南路新6 军新编第22师(简称新22师)由沟帮子、打虎山(今大虎山)之线出 动,向盘山、台安、辽中攻击前进;中路第52军(欠第195师)由北镇、黑山出动,向新民、皇姑屯攻击前进;北路第13军第89师,分由阜新、 彰武出动,向法库方向攻击前进,其第267团相继占领广裕泉、鹜欢池; 第266团与第265团第1营、师山炮连、输送连等部进占法库县城西南 秀水河子。
东总根据侦察情况分析,认为立即歼灭这股国民党军有很多有利条 件:(一)该敌兵力不多,且又集中一地;(二)敌远离主力约一日行程, 不能及时得到增援;(三)我军经初步休整补充,士气高昂,且人数较对 方占优势。此战如能取胜,不仅可在一定时期内使敌不敢继续冒犯,而 且将会在政治上鼓舞我东北全军与东北人民。决心集中兵力,歼灭进占 秀水河子和鹜欢池的国民党军。2月10日5时,林彪发出命令:“进攻鹜 欢池之敌为两个营,进攻秀水河子之敌为四个营,阜新、彰武、新立屯 各尚有一个营。”“十旅、独立旅(十旅、独立旅,属新四军第3师黄克诚所部。)担任消灭鹜欢池之敌,并乘胜夺取阜新, 彭旅梁师 (彭旅、梁师,指以彭明治为旅长的新四军第3师第7旅、以梁兴初为师长的山东第1师。)担任消灭秀水河子之敌,并准备乘胜夺取彰武。”“一待敌情弄 清,地形查明,本身准备妥当后,即采取包围攻击。”“十旅独立旅由吴 钟指挥(吴正、钟副),一师、七旅由彭梁指挥(彭正、梁副)。”同日 15时30分,林彪又电示前线指挥员:“这一仗关系重大,必须打得很艺术, 很坚决,切不可鲁莽、草率,务须严密弄清敌情,干部须亲自侦察地形, 选择攻击点与布置火力,当面详细交代任务,切实取好联络,规定统一 动作时间, 一切布置好后,即行猛打。最好明日进行秘密包围(但须防 止分散主力)免敌走脱,明夜或后日夜攻击,如情况许可时,亦可白天 攻击,一切望机断处置。”东总拟定了两个作战方案:一是,如果国民党 军由秀水河子继续东犯,即将其诱至法库西南双台子地区,以少数兵力 正面钳制,以主力由两翼攻其侧背而歼灭之;二是,如果国民党军在秀 水河子停止前进,就主动进攻而歼灭之。由于第266团1个营于2月11 日进至秀水河子东北10公里的团山子遭打击后很快撤回秀水河子,东总决定按第二方案行动。
秀水河子是一个有500余户的村镇,位于东西走向的彰武至法库的 公路上。公路把该镇划分成南北两片。镇内有围墙的独立院落较多。该 镇东南地势平坦,有一条秀水河,河水被冰封。西北地形起伏,北山和 西山是该镇的制高点。国民党军第266团等部在镇的边沿构筑了地堡、 堑壕、掩体,设置了鹿寨,还在各墙角挖了枪眼,街道路口筑有机枪工事。
根据敌情和地形,东总决定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由西南向东 北主攻,第21团由东南向西北助攻;山东第1师第2团自北向南主攻,第 1团从西北向东南助攻;第1师第3团为预备队,在秀水河子向榛子街及 彰武县叶茂台方向警戒,歼击可能西窜之国民党军;第7旅第20团和归第 7旅指挥的保安第1团,负责新民及新立屯方向阻援,保障攻击部队作战。
13日17时30分,外围战斗打响。东北民主联军首先以炮兵压制射 击东南及西北高地,尔后第2团展开攻击,经半小时战斗,即攻占守军 外围黄家窝棚及北山附近阵地;第1团驱逐五里山子守军警戒后,进至 西山附近;第7旅第19、第21团,也分别向虎皮山、洋桥、大架山守军 展开进攻;第19团将第265团第1营包围;第21团也按时到达指定地点。
13日22时,发起总攻。第2团原定在北面打开突破口,由于守军 加强了这个方向的工事和火力配备,致使该团攻击受阻。为避免更大伤 亡,该团团长亲自侦察地形,重新选择突破口,调整部署,改由东北角 发起冲击。为迷惑国民党军,担任主攻的第7旅第19团晚于助攻方向部 队20分钟发起进攻,使守军判断有误,来不及调整部署。深夜,攻击部 队相继攻入村内与守军逐院逐屋争夺,白刃格斗,至14日晨结束战斗。 前来增援的国民党第52军第2师的1个团,被担任阻援的第20团和保1 团堵截在太平庄一带,未敢前进。
此次战斗,共歼灭国民党军第89师4个营1500余人,其中毙、伤 500余人,俘副团长以下900余人,缴获各种火炮38门,机枪100余挺, 步枪800余支,汽车32辆及弹药、电台等。东北民主联军伤亡771人。与此同时,国民党军第89师第267团1个营由阜新进占彰武以西之鹜欢池,新四军第3师第10旅、独立旅于2月12日将其歼灭;由阜新增 援之国民党军另1个营亦被击溃,共毙、伤国民党军483人。
国民党军在秀水河子、鹜欢池遭到打击后,慌忙令新6军第14师、 第52军第2师于15日向秀水河子反扑。东北民主联军部队已达到目的, 遂主动向法库以北转移。
在秀水河子战斗的同时,南满军区部队也对进占盘山县沙岭地区的 国民党军新6军新22师进行反击。新22师占领盘山、台安、辽中后, 继续东犯,企图攻取辽阳、鞍山、海城等地,控制辽河流域广大平原, 保障沈阳及北宁路运输线之安全,以便向沈吉线及本溪地区进攻。
南满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东总关于保卫辽阳的指令,决定集中 第3、第4纵队主力对新22师进行反击。2月15日,第4纵队第10、第 11旅,将进占盘山以东沙岭地区的新22师第66团(欠1个营)及师教 导营2000余人包围,并以第3纵队第7旅于台安以南打援;第3纵队第 8、第9旅分别阻击台安、辽中东犯之国民党军。16日,第3、第4纵队 先后向新22师各部发起进攻,经3昼夜激战,第9旅于辽中东南之妈妈 街、徐家屯全歼新22师第64团第3营;第8旅于台安东南之六间房附近 给新22师第65团第3营以歼灭性打击。第4纵队两个旅和第7旅向沙 岭地区新22师第66团进攻,因守军防御组织严密,虽经3个夜间和18 日白天的连续多次攻击,共毙、伤、俘国民党军600余人,但由于兵力 分散,未把主力部队集中使用在主要方向上,急躁轻敌,加之新部队多, 缺乏作战经验,致伤亡较大,未能夺取沙岭,在盘山国民党军两个营赶 到的情况下,于18日晚撤出战斗。
东北民主联军在阻击沿北宁路进攻国民党军的战斗中,取得了较大 胜利,特别是秀水河子战斗,是东北民主联军部队出关以来取得的对美 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第一个较大规模歼灭战,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, 锻炼了东北民主联军部队,鼓舞了士气。中共中央军委称赞这一仗打得 好,指出:“在秀水河子歼灭顽五个营甚喜,在顽敌进攻下如能再打两三 次这样的仗,国民党就不能不承认我在东北地位与我进行和平谈判 ……'
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国荣配资,在回忆秀水河子战斗时说:“这是蒋军 在东北第一次整个团被消灭的开始。”秀水河子战斗说明在力量对比悬殊 的条件下,只要集中兵力,是可以战胜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